Categories
譯作 All

《魁北克故事與短篇小說集: 新法蘭西的舊夢》樣章

魁北克故事與短篇小說集:新法蘭西的舊夢

目錄

一位好奇的加拿大人… 3

澤利姆(故事)… 4

佚名… 6

卡納瓦加的鐘聲… 7

約瑟夫·杜特(Joseph Doutre)… 11

兄與妹… 12

歐內斯特·加農(Ernest Gagnon)… 28

失望的男人… 28

C. V. 杜邦(?-1845)… 32

弗朗索瓦絲·布呂農… 33

路易·呂西耶 (Louis Lussier) 63

他和她… 64

夢想與幸福… 68

P. B. 德·拉布呂耶爾… 71

蘇必利爾湖的海妖… 72

G. de B. 74

神秘之塔… 75

奧古斯特·阿尚特爾 (Auguste Achintre) 85

向亡者致敬… 86

盧西尼昂(A. Lusignan)… 99

一夕之間的三個悲劇… 100

安德烈-羅莫阿爾德·謝里埃和奧迪勒·謝里埃… 105

聖多明各的一幕… 106

一個加拿大-高盧人的故事… 109

阿道夫和歐仁… 118

一次會面… 124

一位好奇的加拿大人

《澤利姆的故事》(L’histoire de Zélim)於1778年12月30日首次刊載於《蒙特婁文學公報》,署名為「一位好奇的加拿大人」。作品一經發表,便在當時小小的文學圈中掀起軒然大波。有人指責作者抄襲一位法國作家。至今,這個筆名背後的身分仍舊是個謎。

澤利姆(故事)

神聖的智慧啊!你的啟迪於我心靈,一如晨露之於枯萎之花,使我枯木逢春。那被虛妄之毒所侵蝕的幸福感,如今在我心中重新點燃。我曾迷失於深淵邊緣,再無回頭路,我的心神困擾,腦中只剩下虛無縹緲的幻想。直到你將澤利姆這個鮮明的榜樣呈現於我眼前,我才立刻從黑暗中走出,重回真理之道。我的孩子,請聽我說!請聽這個不幸之人的真實故事。

當歲月的枷鎖壓在你的身上,你的頭髮如同池塘中嬉戲的天鵝般雪白,那時,你將召集你的家人,聚集在古老的無花果樹蔭下,將我現在所說的一切複述給他們聽。他們會將此代代相傳,直至世紀盡頭,好讓世人學會尊重至高無上的主宰所下的旨意,永遠不要抱怨他的天意。

在某位權勢顯赫者的奢華花園裡,住著一個深受眾神寵愛的凡人。從孩提時代起,他唯一的職責就是每天多次為被烈日曬乾的花朵澆水。在他的卑微境況中,他感到快樂,因為他沒有那些貪婪凡人心中吞噬一切的慾望。幸福總是遠離金碧輝煌的宮殿,更常棲息於茅草屋下,在簡樸中自得其樂。正是這份幸福,為農夫的額頭灑下寧靜,而富人身處財寶之中,其蒼白憔悴的眼神卻只剩下驚恐。

晨曦初現,快樂的澤利姆便欣然開始他尋常的工作;當太陽在天邊落下時,他正忙著準備一頓簡單的晚餐,享受著充滿魅力的休憩,而這份休息,因一天的辛勞而顯得更加珍貴。如果他的幸福能持續下去,那將是完美的。

然而,唉!就像被微風輕輕吹拂的葉子,人的心總是不斷動盪。他的命運如此悲涼,從不認為自己是幸福的:野心總會追尋他,即使在最偏遠的隱居之地。「為什麼,」有一天他凝視著蘇丹的宏偉宮殿自言自語道,「命運待我如此不公,讓我生為卑微的園丁?我在大地上如此微不足道,就像浩瀚自然中的一個原子;而其他人卻在富足、尊榮和財富中,安然度過最幸運的日子?是的!王座上的幸福一定比茅屋裡的大得多,這茅屋甚至無法完全遮擋季節的侵襲。」

這致命的念頭一佔據他的心靈,他的心便成了幻象的海洋,幸福沉沒其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他變得不幸了。

一天傍晚,他一邊抱怨自己的命運,一邊在無盡的小徑上來回踱步,一股強大的力量將他引向一片月桂林,那裡的樹葉在白天為他遮擋了熾熱的陽光。陣陣低沉的呻吟傳入他的耳中,他驚訝地向前走去,清晰地聽到一個沉浸在痛苦中的男人的聲音。他認出那是蘇丹,正倒在塵土中,撕扯著自己的鬍鬚,捶打著胸膛。「我的命運多麼可悲啊!」他大聲喊道,「我擁有無盡的財富,我的名字讓東方和西方都為之顫抖,可我卻是凡人中最不幸的。我聽說一個不孝的逆子正在密謀加害於我;我曾施予厚恩的僕人們正在背叛我。更糟糕的是,我摯愛的法蒂瑪,法蒂瑪竟然對我不忠!這個背信棄義的女人,用新的罪行玷污了我們愛情的純潔,竟與我的敵人聯手,要在我的胸口刺入匕首。啊!殘酷的命運,收回你那些充滿瘟疫的禮物吧,因為它們帶來了太多痛苦。」抽泣聲打斷了他的話語,他沉默了。

澤利姆靜靜地站著,思緒萬千。最終,他的理性穿透了遮蔽它的烏雲。「高大的松樹比脆弱的蘆葦更容易被雷電擊中。」他驚呼道,「暴風雨會襲擊山巔,卻尊重低矮的山谷。凡人地位越高,命運帶給他的打擊就越可怕。噢,天國的真理!從今以後你將銘刻在我心中。」說完這些話,他跪拜在照亮他心靈的永恆之神面前,讚頌祂的偉大,並感謝祂讓他僅僅成為一個簡單的園丁。

一位好奇的加拿大人

敬上

Categories
All 一點人生經驗

加拿大槍牌PAL攻略

最近剛把槍牌申請遞交,我也知道很多在中國沒機會摸到槍的華人對槍牌其實饒有興致,於是簡單記錄一下攻略。

首先華人俗稱的這個槍牌,其正式名稱叫 Possession and Acquisition Licence,簡稱 PAL,意為持有及獲取許可證,是一款 Photo ID。

事實上 PAL 只是槍牌中最通用的一種,另外還有年滿 12 未滿 18 的青少年,可以持有 Minor’s Licence,以及只有部分權限的 Possession Only Licence (POL) 和 Firearms Acquisition Certificate (FAC),很少有人辦這三種槍牌,此文不加以纍述。

辦理資格

  • 年滿18 (除 Minor’s Licence )。
  • 你需要是 PR 或者公民嗎?不需要,臨時居民即可。但是過去五年内有待過加拿大以外城市六個月以上的,或被要求提供當地的無犯罪證明,我在申請中就額外附上了這項材料。
  • 完成安全訓練課程。
  • 擁有有效的電子郵件地址。
  • 擁有數位證件照。
  • 擁有兩份政府核發的身份證件。
  • 擁有能支付申請費用的銀行卡。
  • 至於魁國,他們還有一張單獨的表單要填,我沒經歷過此步驟不甚清楚,他國内政,非魁國居民忽略即可。

安全課程

前置需要完成的安全課程,基本這是最重要的一步了,其他的都是基本個人材料。

首先,PAL 有三個等級,就跟駕照有 G1、G2 一樣:

  • Non-Restricted(非限制級)
  • Restricted(限制級)
  • Prohibited(禁用級)

非限制級是步槍、狙擊槍等體積較大,外觀很明顯的不易携帶的槍械。限制級則是手槍這樣的小體積槍械。禁用顧名思義就是禁止,普通人無法獲取,因此安全課程只對應有兩種:

  • Canadian Firearms Safety Course (CFSC)
  • Canadian Restricted Firearms Safety Course (CRFSC)

由於手槍最近也被聯邦政府禁止了,有些講師已經停止了 CRFSC 的授課,有些則保留。也就是說目前你還可以透過學習 CRFSC 並拿到限制級的槍牌,但是拿到似乎也比較鷄肋,因此我只上了 CFSC 的課程。

如何找到附近哪裡提供課程?

在 RCMP 的官網上,選擇你所在的省級機構。

例如安省,就可以通過 FSECO 的網站查詢。

2025年課程指導價:CFSC ($210); CRFSC ($170)

課程内容

CFSC 原則上是 12 小時的課程,即使講師上課節奏快一些也起碼要八小時,我那天花了八個半小時完成,比上班還累……

CRFSC 原則上是 6 小時的課程,基本快一半,但也需要至少半天時間。

理論内容基本是出自 CANADIAN FIREARMS SAFETY COURSE 學生手冊上的内容,原則以安全至上,題目都會非常常識性,但仍然建議在學習前自行閲讀預習一遍,學生手冊連結點擊此處

除了理論内容,還有實操内容,都是很基礎的裝彈、射擊動作等内容,即使完全零基礎也不會有問題。

同樣,課程最後要進行理論和實操考試,拿到80分才可以通過。

理論部分不會很難,50 道選擇題,常識題居多,但誠如前文所説還是建議提前通讀一遍課本,會有個別挺刁鑽的問題,我最後只拿了 92 分,也就是錯了四道。

實操部分打分標準則不像客觀題,講師的主觀因素也許很大,但是只要不犯大錯例如直接槍口對著講師,問題不會太大,我當天參與課程的學員是全部通過的。

注意,現在槍牌的考試必須以英文或法文進行,有些華人教練可以給你中文上課,但也得用英文考試。不過實在不懂的詞可以讓講師給你解釋一番,這是允許的。

申請流程

當場你就會從講師口中得知成績,但是你需要等 4-6 週拿到 FSECO (或其他省級機構)寄給你的兩份蓋章成績報告,才可以正式著手申請。

傳統申請方式是郵寄,其中一份報告複印件會被用於申請材料,但是現在可以直接網申,方便快捷,其他攻略都是說郵寄方式,於是我此處講講網申方式也是我選擇的方式。

RCMP 官網網申連結點擊此處,注冊或登入帳號,即可著手申請。

網申、郵寄材料都是一樣的,無非是準備一套電子掃描版,材料清單如下:

  • 完成安全訓練課程的證明(就是寄回的蓋章報告)。
  • 擁有有效的電子郵件地址。
  • 擁有數位證件照。
  • 擁有兩份政府核發的身份證件(駕照+健康卡即可)。
  • 擁有能支付申請費用的銀行卡。
  • 擁有兩位認識三年以上的推薦人。
  • 擁有一位照片擔保人。(網申獨有)

强調一下推薦人這一點,之前的文章都有誤區,RCMP 從來沒規定推薦人需要是加拿大 PR 或者公民,只需要滿足認識三年、不是你的配偶這兩個條件即可。推薦人甚至可以直接是外國居民,畢竟填表時 RCMP 還强調電話號碼如果不是加拿大號碼記得帶上國際區號。

當然此處不建議填外國居民,PAL 的審核還是比較嚴肅的,RCMP 看你填了外國推薦人,來個安調拖慢進度,并無好處。

照片擔保人用於確實你上傳至系統的照片是你本人,此身分可以和其中一位推薦人重叠。

另外,如上文所述,過去五年内有待過加拿大以外城市六個月以上的,需要提供當地的無犯罪證明。

最後支付申請費即可完成申請,2025指導價$69.2。

填寫的兩位推薦人隨後會收到一封來自 RCMP 的電子郵件,讓他們根據指示確實即可。

後續

至此所有步驟完成,耐心等待 PAL 制證並寄達吧!

PAL 一般有效期五年,到期後只需申請更新即可,沒有額外要求。若更換地址一定要在 30 天内通知 RCMP,教材裡也提到了這一點。

Categories
譯作 All News 一點人生經驗

譯路榮光:從《重慶破曉》到《聖羅倫斯的迴響》,書寫加國亞馬遜傳奇

最近這段時間,我的內心充滿了難以言喻的興奮與深深的感激。作為一名文學譯者,能將來自不同文化土壤的故事和詩歌帶到新的語言世界,本身就是莫大的榮幸。而當這些作品能夠獲得讀者的共鳴,甚至在暢銷榜上留下自己的印記時,那份喜悅更是超越了所有努力的疲憊。

今天,我特別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或者說,是一系列好消息,它見證了我譯作旅程的一個高光時刻!

上週,我的譯作《重慶破曉》(此書於2022年出版)在加拿大 Amazon 繁體中文類別中奪得了銷量冠軍,這是我譯者生涯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證明了好的故事無論語言都能觸動人心。而就在本週,這份喜悅得到了延續和倍增!

我的另兩部心血之作——《聖羅倫斯的迴響:魁北克法語詩選(16-20世紀中葉)》《瑪麗亞·霞德琳》,竟然聯手包攬了加拿大 Amazon 繁體中文暢銷書榜的第一和第二名!當我看到榜單上兩本自己的譯作並列第一、第二時,激動之情溢於言表。這不僅是對單一作品的肯定,更是對多年來,我致力於跨文化翻譯這份事業的一種巨大鼓勵。

這份榮耀還延續到了各個細分榜單:

  • 《聖羅倫斯的迴響》,作為中文世界首次有規模地譯介魁北克法語詩歌的嘗試,其意義非凡。它不僅在總榜奪魁,更榮獲 #5 加拿大詩歌#6 法語文學 類別的佳績!這本詩集跨越四百年歷史,從早期法語文明的萌芽直至二十世紀中葉,能獲得如此廣泛的認可,是對這份獨特文學傳統的最好致敬。
  • 《瑪麗亞·霞德琳》這部經典之作,也表現出色,贏得了 #1 移民文學與小說#2 加拿大法語文學 的殊榮!這再次證明了經典作品的持久魅力與深遠影響。

從《重慶破曉》的破曉之光,到《聖羅倫斯的迴響》和《瑪麗亞·霞德琳》的雙重輝煌,這段譯者之路充滿了挑戰,也滿載著收穫。這份成就,凝聚了無數個夜晚的推敲,字斟句酌的堅持,以及對原文作者最深切的敬意。

當然,這份榮耀絕不僅屬於我個人。它屬於每一位選擇閱讀我譯作的讀者,是你們的支持和熱情,讓這些來自遠方的聲音能夠在中文世界中迴響。感謝我的出版社,以及所有在幕後默默付出的夥伴們。

我會繼續努力,秉持初心,作為一名文化擺渡人,將更多動人的故事和詩歌從不同語言的彼岸,帶到華語讀者的眼前。

如果您還未曾感受這些作品的魅力,誠摯邀請您前往 Amazon 平台支持與探索。期待未來能繼續與大家分享更多來自世界的聲音!

再次感謝,祝閱讀愉快!

Categories
譯作 All

《聖羅倫斯的迴響:魁北克法語詩選(16-20世紀中葉)》樣章

編者暨譯者序

長久以來,法語文學的璀璨光芒多聚焦於法國本土,而大洋彼岸,聖羅倫斯河畔的魁北克,其獨特的法語詩歌傳統卻如一顆蒙塵的珍珠,在中文世界鮮為人知。這不僅是翻譯的缺憾,更是文化交流的空白。如今,呈現在各位讀者面前的這部詩集,《聖羅倫斯的迴響:魁北克法語詩選(16-20世紀中葉)》,便是試圖填補這一空白的首次嘗試。這不僅是第一部完整且具規模的中譯版魁北克法語詩集,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絕大多數作品均為首次譯介至中文世界。我們懷著敬畏與熱情,叩響了這扇通往魁北克詩歌殿堂的大門。

本詩集的編輯,力求遵循時間的脈絡,從十六世紀早期法蘭西文明在北美大陸的播撒與詩歌的初步萌芽,一直追溯至二十世紀中葉、那些已進入公共領域的篇章。我們精心選取了各個時期的關鍵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旨在為中文讀者勾勒出一幅魁北克法語詩歌的宏大發展圖景——從拓荒者的樸實詠嘆,到浪漫主義的深情迴響,再到現代主義的激越探索。

詩集中,您將會與這些聲音相遇:三首匿名之作,它們是魁北克早期民間詩歌的縮影,質樸而真誠;弗朗索瓦·馬里奧紹·德吉(François Mariouchaud de Guy)和艾蒂安·馬尚(Étienne Marchand)的各一首詩,見證了文學萌芽時期的嘗試;米歇爾·比博(Michel Bibaud)、路易·弗雷謝特(Louis Fréchette)、威廉·查普曼(William Chapman)、龐菲勒·勒梅(Pamphile Lemay)等人的作品,則展現了十九世紀後期魁北克詩壇的黃金時代,他們在民族認同與浪漫抒情之間尋求平衡。

進入二十世紀,詩歌的面貌開始蛻變。我們收錄了勒內·肖迪埃爾(René Chopin)的一首詩,以及讓·奧爾蒙特(Jean Aubert Loranger)的三首,他們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探索。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埃米爾·內里根(Émile Nelligan)這位傳奇詩人的二十四首作品,將引領讀者深入魁北克象徵主義詩歌的迷幻世界。而作為本詩集的壓軸篇章,赫克托·德·聖-德尼·加爾諾(Hector de Saint-Denys Garneau)的整本詩集《凝視與空間之舞》(Regards et Jeux dans l’espace)——共二十八首詩,則代表了魁北克現代詩歌的高度成就,其深邃的哲思與獨特的藝術風格,將為讀者帶來全新的審美體驗。

作為譯者,我們深知將詩歌從一種語言移植到另一種語言的艱難與挑戰。這不僅是詞句的轉換,更是意境、情感、節奏與文化內涵的再造。為此,我們在力求忠實於原詩精髓的基礎上,更以多樣化的筆法重現這些作品的藝術魅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面對魁北克法語詩歌的古典韻味與特定時期的風格,我們在部分譯文中勇敢地進行了古體詩的嘗試。這不僅是為了在中文語境中尋找與法語詩歌聲韻、意象的對應,更是希望借助中文古詩詞的深厚底蘊,賦予譯作一種超越時空的古典美感與詩性。這種努力,旨在讓讀者在領略異域風情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文詩歌本身的豐富表現力,讓譯作本身成為一次與原詩和中文傳統的雙重對話。

這部詩集的出版,不僅是一次文學的引介,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願這些來自聖羅倫斯河畔的詩歌,能在中文讀者的心中激起迴響,豐富我們的文學視野,加深我們對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

感謝所有為此詩集付出努力的學者、編輯和工作人員。

編者暨譯者 謹識

一一四年七月

多倫多

目錄

編者暨譯者序… 2

新法蘭西的黎明:筆墨與戰火交織的歲月… 7

清泉邊… 8

菲利普將軍之歌… 10

十八世紀:新法蘭西的文學與覺醒… 12

新法蘭西的鐘聲… 14

當喬治三世奪取加拿大… 18

十九世紀:魁北克文學的曙光… 20

伐木工人… 21

序言… 25

美洲… 28

致我的兩位母親… 35

晨歌… 40

二十世紀上半葉:魁北克文學的蛻變與回響… 44

極地風光… 47

港口… 51

地理意象:蒙特婁… 53

在北緯45度… 55

旅行者… 57

——獻給我的父親… 57

黃金之船… 59

冬夜… 60

受難基督… 62

葡萄酒之歌… 63

智性月光… 66

我的靈魂… 67

昔日琴鍵… 69

搖籃前… 70

藝術家之夢… 71

白色綺想… 72

懇請… 73

愛之五月… 74

五點鐘… 77

獻給伊格納西·帕德雷夫斯基… 79

秋… 80

老街… 81

弒神者… 83

雪地聖母… 85

克里奧爾幻想… 87

山茶花… 88

葬禮樂章… 90

老藝術家的聖誕… 92

女工之歌… 93

——獻給德尼·朗克托… 93

無所依傍… 96

遊戲… 97

我們不是… 100

舞蹈之觀… 101

我眼之河… 103

孩子們… 104

肖像… 106

風吟葉… 108

水彩… 109

笛聲… 110

柳(其二)… 111

榆… 112

柳(其二)… 113

逆光之松… 115

雙色風景襯天際… 117

亡者索飲… 119

憂鬱… 122

緊閉的屋… 123

炙熱… 126

永恆的開端… 129

往昔… 131

派系… 133

你曾以為一切靜好… 135

我等何為?… 138

小小的末日… 141

迎納… 144

鳥籠… 147

伴隨… 149

黃金之船

埃米爾·內利根(1899)

它曾是艘輝煌巨艦,以純金鑿刻鑄就:

桅杆直指蒼穹,航行於杳渺深海;

愛之塞浦路斯,髮絲披散,裸身赤體,

炫耀般立於船頭,在熾烈驕陽下。

然一夜突襲,它撞上了那巨大礁岩,

在詭譎莫測、美人魚歌唱的海洋;

恐怖的沉船傾斜了它的船身。

沒入深淵,那不朽的墓穴。

它曾是艘黃金之船,那半透明的舷壁,

顯露無盡寶藏,卻被凡俗水手,

以厭憎、仇恨與病態,彼此爭奪。

在那短暫的風暴中,它餘下些什麼?

我的心,這艘被遺棄的船,又歸向何方?

唉!它已沉沒於夢想的深淵!

Categories
All 譯作

《瑪麗亞·霞德琳》樣章

若您喜歡這個故事,歡迎在 Amazon 上購買全書,繼續感受魁北克這片土地上的堅韌與溫情。

譯者序

在浩瀚的法語文學星空中,法國本土的璀璨光芒無疑是奪目的,然而,這也無意間讓魁北克文學這塊獨特的瑰寶,長久以來被無情地掩埋在黯淡之中。許多來自這片北美法語之地的故事與聲音,如同深藏於大地之下的璞玉,鮮少有機會展現其溫潤光華與獨特魅力。作為譯者,我一直深信,這些承載著魁北克人民歷史、文化與精神的作品,值得被更廣闊的世界所看見。

《瑪麗亞·霞德琳》(Maria Chapdelaine)無疑是魁北克文學皇冠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這部由路易·埃蒙(Louis Hémon)寫就的經典之作,不僅在法語世界享有盛譽,其深刻的在地關懷與普世的人性描繪,早已超越了語言與國界的限制。它曾被譯成英文,四度改編成電影,甚至今天聖讓湖畔部分地區的行政區劃都直接命名「瑪麗亞-霞德琳地區縣」,足見其藝術價值與生命力。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這部描繪魁北克拓荒者堅韌精神的傑作,百年來都未擁有一部正式的中文譯本,使得廣大的華語讀者無緣親炙其文字之美與文化深度。

因此,我深感榮幸能完成這項首次壯舉,為《瑪麗亞·霞德琳》獻上我的譯筆,使其首次以完整的中文面貌與讀者見面。這不僅是此書跨越語言藩籬的重要一步,更是讓魁北克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及其人民的故事,能在華語世界迴響的寶貴契機。我希望透過這次翻譯,能讓更多讀者領略到魁北克文學的獨有風味——它既有法語的細膩與優雅,又飽含著北美廣袤土地的壯麗與挑戰,以及居住在這片土地上人們那份特有的堅韌與溫情。

作為我個人首次嘗試翻譯法文文本,這無疑是一次充滿挑戰但也極富意義的旅程。在翻譯過程中,我竭力在「信、達、雅」之間尋求平衡。對於原文中大量出現的魁北克法語特有詞彙及表達,我力求透過意譯與語境補足的方式,在中文中找到最貼切的對應,以保留其原汁原味的生活氣息與文化意涵。同時,我也特別留意文字的節奏感與畫面感,力求將埃蒙筆下那種詩意的敘述、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以及人物內心世界的微妙變化,鮮活地呈現在讀者眼前。例如,原文中對嚴酷冬季、春季解凍、乃至人物心境轉折的描寫,我都盡力透過中文詞彙的選擇與句式的調整,來再現其韻味。然而,語言轉換終究是一門藝術,深知才疏學淺,譯文中必有未能盡善盡美之處,懇請各位讀者不吝指正。您的寶貴意見將是我未來學習與精進的最大動力,也期待能藉此開啟更多魁北克文學在華語世界的交流。

114年夏於多倫多

1

「彌撒禮成。」

佩里邦卡[i]教堂大門敞開, 信眾們魚貫而出。

一刻鐘前,這座教堂還顯得格外荒涼,它兀自矗立在佩里邦卡河畔高高的河岸邊,緊鄰著路旁。河面冰封雪蓋,儼然一片平原。積雪也厚厚地鋪在小徑和原野上,因為四月的太陽只從灰濛濛的雲層中投下幾縷毫無暖意的光線,而春日的大雨尚未降臨。

這片冰冷的白色,木造教堂與稀疏幾間木屋沿路散落的景象,以及近得彷彿構成威脅的幽暗森林邊緣,一切都訴說著這片嚴酷土地上艱辛的生活。然而,就在此刻,男人們和年輕人跨出教堂大門,在寬闊的門廊上三五成群地聚集起來。親切的問候聲、群體間此起彼落的戲謔呼喚,以及嚴肅或愉悅的談話聲不絕於耳,立刻證明了這些人屬於一個被不屈不撓的歡樂所塑造的民族,任何事物都無法阻止他們開懷大笑。

鐵匠塔代·佩桑特(Thadée Pesant)的兒子,克萊奧法斯·佩桑特(Cléophas Pesant),已經為自己夏天穿的淺色衣裳感到自豪了。那是一套有著寬大墊肩的美式服裝;只不過,在這個依舊寒冷的星期天,他還是戴著他的冬帽——一頂黑布鴨舌帽,帽耳內襯著兔毛——而不是他心心念念想戴的那頂硬挺氈帽。

他身旁站著艾吉德·西瑪(Egide Simard),以及其他像他一樣乘雪橇遠道而來的人,他們走出教堂時,正扣上厚重的皮草大衣,並用紅色圍巾將腰身束緊。村裡的年輕小伙子們,穿著水獺毛領的皮大衣顯得格外時髦,他們恭敬地和老納澤爾·拉魯什(Nazaire Larouche)談話。拉魯什是個高大的灰髮老人,有著寬闊結實的肩膀,他來做彌撒時並未更換日常的裝束:一件羊皮內襯的棕色短帆布衫,打著補丁的褲子,以及一雙穿在麋鹿皮軟靴裡的厚實灰羊毛襪。

「那麼,拉魯什先生,河對岸一切都還順利嗎?」

「還不錯,年輕人們。還不錯!」

每個人都從口袋裡掏出自己的菸斗和裝滿手工切碎菸葉的豬膀胱袋,在一個半小時的壓抑之後,心滿意足地抽起菸來。一邊聊著天氣、即將來臨的春天、聖讓湖[ii]和河上冰層的狀況,以及他們的生意和教區裡的新聞。他們就像是那些因為路途遙遠和道路難行,每週只能見上一次面的人們一樣,話匣子一打開便滔滔不絕。

「湖面冰層還算結實,」克萊奧法斯·佩桑特說道,「可河面就沒那麼安全了。這個禮拜,島嶼對面的沙洲邊緣冰層已經裂開,因為那裡整個冬天都有熱水湧出,形成了冰窟。」

其他人則開始談論可能的收成,甚至還沒等到大地露出本來面貌。

「我告訴你們,今年收成會很差,」一位老人說,「土地在最後一場雪前就已經凍結了。」

接著,談話聲漸漸低了下來,人們的目光轉向了門廊的第一級臺階,拿破崙·拉利貝爾泰(Napoléon Laliberté)正準備從那裡,像每週一樣,高聲宣佈教區的新聞。

他紋絲不動地靜立片刻,等待著寂靜降臨。雙手深深插在他那件寬大的山貓皮大衣口袋裡,眉頭緊蹙,在深深壓低的皮草帽下,靈動的雙眼半闔著;當四周終於安靜下來時,他便使出全身力氣大聲播報消息,那聲音就像是馬車夫在爬坡時吆喝著他的馬匹。

「碼頭工程要重新啟動了……我已經收到政府撥款,所有想找工作的人,只要在晚禱前過來找我就行!如果你們想讓這筆錢留在教區,不流回魁北克城,就趕緊來應聘吧。」

有些人走向他;另一些人則漠不關心,只是笑了笑。一個心懷嫉妒的人低聲說道:

「那誰會當那個每天三塊錢的『工頭』呢?還不是老頭子拉利貝爾泰……」

但他這麼說,語氣多是嘲諷而非惡意,最後自己也笑了出來。

拿破崙·拉利貝爾泰始終把手插在他那件大衣口袋裡,挺直身子,在門廊最高的臺階上雙肩後展,繼續大聲疾呼:

「下週,一位來自羅貝瓦爾[iii]的測量員將會到教區來。如果有人想在夏天重建圍籬前測量他們的土地,就請說一聲。」

這條消息並未引起任何波瀾。佩里邦卡的農民根本不在乎校正土地界限會讓他們多得或少失幾平方英尺,因為對其中最勤奮的人來說,他們名下的土地還有三分之二,也就是無數英畝的森林或大草原,正等著他們去開墾。

拉利貝爾泰繼續說道:

「現在有兩位富商要收購毛皮!如果你們手上有熊皮、貂皮、麝鼠皮或狐狸皮,務必在週三前到商店找他們。或者,也可以聯繫與他們同行的米斯塔西尼[iv]的弗朗索瓦·帕拉迪斯(François Paradis)。他們現金充足,所有一級毛皮都會當場支付!」

他播報完了所有消息,走下門廊的階梯。一個臉上帶著狡黠笑容的小個子男人取代了他的位置。

「誰想買我那頭優良品種的漂亮小豬仔?」男人一邊問,一邊用手指了指腳邊一個在袋子裡蠕動的、模糊不清的團狀物。

他話音剛落,就引來一陣哄堂大笑。

「我們知道啦,奧爾米達斯你那優良品種的豬仔!大得跟老鼠一樣,跳籬笆卻快得跟松鼠似的。」

「二十五分錢!」一個年輕人嘲諷地喊道。

「五十!」

「一塊錢!」

「別傻了,讓。你老婆才不會讓你花一塊錢買那隻豬呢。」

讓卻堅持著。

「一塊錢。我絕不反悔。」

奧爾米達斯·貝呂貝(Hormidas Bérubé)臉上露出輕蔑的神情,等待著更高的叫價;然而,只有更多的嘲弄和笑聲。

與此同時,婦女們也陸續走出教堂。無論年輕年老,無論美貌平凡,她們幾乎都穿著體面,或是皮草大衣,或是厚實的毛呢外套。因為對她們而言,週日彌撒是生活中難得的盛事,為此她們都捨棄了日常粗麻上衣和家織的羊毛裙。一個外地人或許會驚訝,在這片蠻荒之地,她們竟能顯得如此優雅,在這廣袤荒涼的林地與雪景中,她們是如此典型的法蘭西風情。這些農村婦女,穿著打扮絕對不輸法國省城裡的大多數年輕小資產階級女性。

克萊奧法斯·佩桑特等著獨自一人的路易莎·特朗布萊(Louisa Tremblay),兩人一同沿著木板人行道走向村裡的房子。另一些人則滿足於與擦身而過的年輕姑娘們愉快地聊上幾句,他們以魁北克地區特有的隨意口吻稱呼對方為「你」[v],也因為他們幾乎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緣故。

皮特·戈德羅(Pite Gaudreau),雙眼望著教堂大門,開口宣布:

「瑪麗亞·霞德琳從聖普里姆(Saint-Prime)[vi]散步回來了,霞德琳老爹來接她。」

村裡有幾個人,霞德琳一家與他們素不相識,幾乎都是陌生人。

「薩穆埃爾·霞德琳(Samuel Chapdelaine),就是那個在翁弗勒爾(Honfleur)[vii]上方、河對岸林子裡有塊地的人?」

「就是他。」

「那跟他在一起的姑娘,是他女兒吧?瑪麗亞……」

「對。她在聖普里姆她母親的娘家那邊待一個月了。是布沙爾家的人,聖吉迪翁(Saint-Gédéon)[viii]的威爾弗里德·布沙爾(Wilfrid Bouchard)的親戚……」

好奇的目光都轉向了門廊上方。其中一個年輕人以鄉村人的方式,表達了對瑪麗亞·霞德琳的讚美:

「一個漂亮、健壯的姑娘!」他說道。

「當然!一個漂亮健壯的姑娘,而且還很能幹。就是可惜,她家住得太偏了,在林子裡頭。村裡的年輕小夥子,哪能輕易去她家串門啊?得過河,往瀑布上頭走,足足十二英里多,最後幾英里幾乎連路都沒了,怎麼去啊?」

他們帶著自鳴得意的笑容看著她,一邊談論著這位幾乎遙不可及的美麗姑娘;然而,當她與父親一同走下木製門廊的階梯,從他們身旁經過時,他們卻感到一陣尷尬,笨拙地往後退縮,彷彿她與他們之間,除了那條必須渡過的河流,以及十二英里顛簸的林間小路之外,還有著什麼更難以跨越的阻礙。

教堂前聚集的人群逐漸散開。一些人聽完所有消息後便各自回家;另一些人則在離開前,前往村裡兩個聚會點中的一個——神父住宅或商店——待上一個小時。那些來自「林區」[ix]的人,則一個接一個地解開排好的馬匹,將雪橇駕到教堂階梯下,好讓婦女和孩子們上車。

薩穆埃爾·霞德琳和瑪麗亞剛在路上走了幾步,一個年輕人便朝他們走來。

「日安,霞德琳先生。日安,瑪麗亞小姐。真巧遇見你們,畢竟你們的田地在河的上游,我也不常來這兒。」

他的目光大膽地在兩人之間來回穿梭。當他移開視線時,那似乎只是經過一番思量,出於禮貌,但很快地,他的目光又會再度投回,帶著清澈、銳利且充滿天真渴求的眼神,再次細細打量、探詢。

「弗朗索瓦·帕拉迪斯!」霞德琳老爹驚訝地說,「的確很巧,弗朗索瓦,我好久沒見到你了。而且你父親也過世了。你還留著那塊地嗎?」

年輕人沒有回答;他好奇地看著瑪麗亞,帶著一抹單純的微笑,彷彿在等她也說些什麼。

「你還記得米斯塔西尼的弗朗索瓦·帕拉迪斯嗎,瑪麗亞?他沒怎麼變。」

「您也沒變,霞德琳先生。您女兒就不一樣了,她變了,不過我還是一眼就能認出她。」

他們前一天才在聖米歇爾-德-米斯塔西尼(Saint-Michel-de-Mistassini)度過了陽光普照的下午;然而,七年後再次見到這位年輕人,當他的名字被喚出,瑪麗亞的腦海中卻浮現出一個比昨日所見更清晰、更生動的畫面:那座巨大的紅色有頂木橋,長得出奇,像一艘停泊的諾亞方舟;兩岸峭壁般拔地而起,形成高聳的山丘;舊修道院依偎在河岸與山腳之間,河水奔騰翻滾,自大急流上方如巨型階梯般傾瀉而下。

「弗朗索瓦·帕拉迪斯!……當然,爸爸,我記得弗朗索瓦·帕拉迪斯。」

心滿意足的弗朗索瓦,此刻正回答著剛才的問題。

「沒有,霞德琳先生,我沒留著那塊地。老人家過世後我就把一切都賣了,從那以後,我幾乎一直在林子裡工作,或是打獵,或是與米斯塔西尼大湖或乾草河的印第安人做生意。我還在拉布拉多待了兩年。」

他的目光再次從薩穆埃爾·霞德琳轉到瑪麗亞身上,而瑪麗亞則謙遜地移開了視線。

「你們今天就回去嗎?」他問道。

「是的,午餐後馬上就走。」

「很高興見到你們。大概兩三週後,等冰一融,我們就會沿著河往上游走,經過你們家那邊。我現在正跟一些比利時人收印第安人的毛皮。等河水第一波清澈了,我們就動身。要是到時候路過你們家地界,就在瀑布上頭那塊,我會找個晚上過去看看你們。」

「沒問題,弗朗索瓦,我們會等你。」

沿著佩里邦卡河,赤楊樹形成了一道長而密的灌木叢;但它們光禿的枝椏遮不住陡峭的河岸,也遮不住廣闊冰封的水面,更遮不住緊貼對岸的幽暗森林邊緣。在筆直參天樹木的荒涼與凍結水面的赤裸荒涼之間,只留下幾片狹窄的田地,上面往往還散佈著樹樁,狹窄得彷彿被這片蠻荒之地緊緊勒住了脖子。

對瑪麗亞·霞德琳而言,她漫不經心地看著這一切,卻絲毫沒有感到荒涼或可怖。從十月到五月,她所見過的景色皆是如此,甚或更加原始、更加悲涼,離人菸和農耕更遠。然而,即使是今天早上圍繞她的一切,似乎也突然變得柔和起來,被一種慰藉、某種珍貴而美好的事物所照亮,那是她現在可以期待的。春天來了,或許……又或者,是另一種即將來臨的喜悅,它正朝她走來,卻不透露自己的名字。

薩穆埃爾·霞德琳和瑪麗亞去與親戚阿扎爾瑪·拉魯什(Azalma Larouche)共進午餐,他們昨夜便是在阿扎爾瑪家過夜。屋裡只有他們和女主人,阿扎爾瑪寡居多年,還有她的內弟,老納澤爾·拉魯什。阿扎爾瑪是個高瘦、面部輪廓模糊得像個孩子一樣的女人,她說話語速極快,在廚房準備飯菜時幾乎不停歇。她偶爾會停下來,坐在訪客對面,與其說是為了休息,不如說是為了給接下來的話增添幾分鄭重。然而,幾乎立刻,她又得忙著為一道菜調味,或調整桌上盤碟的擺放,於是她的獨白便在碗盤鏗鏘與鍋子晃動的聲響中繼續著。

豌豆湯很快就準備好了,並端上桌。兩個男人一邊吃著,一邊談論他們土地的開墾進度以及春季冰層的狀況。

「你們今晚應該還能過河,」納澤爾·拉魯什說,「不過會很吃力,我估計你們差不多是最後一批了。瀑布下面的水流非常湍急,而且已經連續下了三天雨。

「大家都說冰還會持續很久呢。」他嫂子回道。「你們今晚乾脆再住一晚吧,晚飯後村裡的年輕人會過來玩。瑪麗亞在你帶她回深山老林前,總得讓她多開心一下。」

「她在聖普里姆已經玩得很開心了,幾乎天天晚上唱歌玩遊戲。謝謝你們的好意,不過我午飯後就會馬上把馬車套好,這樣就能早點兒趕到。」

老納澤爾·拉魯什談起早上的佈道,他覺得那非常令人信服而且很棒;接著,經過一段沉默後,他突然問道:

「你們烤了嗎?」

他嫂子驚訝地看了他幾眼,才終於明白他是在問麵包。過了一會兒,他又問道:

「你們的水泵,運轉得好嗎?」

言下之意是桌上缺水。阿扎爾瑪起身去取水,在她身後,老人對著瑪麗亞·霞德琳眨了眨眼,帶著一絲促狹。

「我跟她說話都用『譬喻』的方式,」他輕聲說,「這樣比較有禮貌。」

屋裡的木板牆上貼滿了舊報紙,上面點綴著農機製造商或糧商贈送的日曆,以及一些宗教版畫:一幅幾乎沒有透視感、色彩鮮明的聖安妮-德-博普雷大教堂(Sanctuaire Sainte-Anne-de-Beaupré)複製品;教宗庇護十世的肖像;還有一張彩色印刷品,畫中聖母瑪利亞帶著蒼白的微笑,展示著她流血並散發金光的聖心。

「這裡比我們家漂亮。」瑪麗亞心想。

納澤爾·拉魯什繼續用他的「譬喻」的方式讓人服侍他。

「你們的豬是不是很瘦啊?」他問道。或者:「你們喜歡本地產的糖嗎?我呢,就是沒理由地喜歡。」

阿扎爾瑪會再給他第二片燻肉,或是從櫥櫃裡拿出楓糖麵包。當阿扎爾瑪對他這些反常的舉動感到生氣,要求他像平常一樣自己動手時,他總能用滿懷歉意的善意將她安撫下來。

「沒事,沒事。我不會再這樣了。但是你以前習慣了嘲笑,阿扎爾瑪。當你招待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時,就得聽這些嘲笑啊。」

瑪麗亞笑了笑,心想,她父親和納澤爾有幾分相似。兩人都是又高又壯,頭髮灰白,臉龐曬得像皮革一樣,而他們明亮的雙眼中,有著同樣的永恆青春,那是魁北克鄉村男人們永恆的淳樸常賦予他們的。

飯後他們幾乎立刻就出發了。雪面被初春的雨水融化,又在夜晚的寒冷下再次結冰,變得異常光滑,在雪橇的滑板下疾速飛馳。他們身後,聖讓湖對岸那高聳的藍色山丘,標示著地平線的盡頭,隨著他們沿著河面長長的彎曲向上行進,漸漸消失不見。

經過教堂時,薩穆埃爾·霞德琳若有所思地說道:

「彌撒真美。我常懊悔我們離教堂這麼遠。或許不能每個星期天都去禮拜,讓我們不像其他人那麼幸運。」

「這不是我們的錯,」瑪麗亞嘆息道,「我們住得太遠了!」

她父親又搖了搖頭,滿臉遺憾。莊嚴的禮拜儀式、拉丁文的聖歌、點燃的蠟燭,以及週日彌撒的肅穆,每次都讓他充滿了巨大的虔誠。又走了一小段路後,他開始唱起歌來:

我終有一天會去見她,

坐在她的寶座旁,

領受我的皇冠

輪到我來統治……

他嗓音宏亮而準確,滿懷陶醉地放聲歌唱。但很快地,他的眼睛閉上了,下巴也漸漸垂到胸前。馬車總是讓他犯困,而他的馬,猜透了主人慣常的睡意,便放慢了腳步,最終成了步行。

「走啊,查爾斯-歐仁!(Charles-Eugène)」

他猛地驚醒,伸手去拿鞭子。查爾斯-歐仁無奈地恢復了小跑。幾代人以前,一位霞德琳家族的成員與一位名叫查爾斯-歐仁的鄰居有過長期的爭執,他便立刻將那些名字給了他那匹灰心、有些跛腳的老馬,只為了讓自己每天都能得意地,在敵人門前大聲喊叫:

「查爾斯-歐仁,你這大不速之客!這醜陋、沒被馴服的畜生!走啊,查爾斯-歐仁!」

一個世紀以來,那場爭執早已結束並被遺忘;但霞德琳家族卻一直沿用「查爾斯-歐仁」這個名字來稱呼他們的馬。

聖歌再次響起,洪亮且充滿神秘的虔誠:

到天上,到天上,到天上,

我終有一天會去見她……

接著,睡意再一次佔了上風,歌聲漸弱,瑪麗亞拾起父親手中鬆脫的韁繩。

結冰的路徑沿著結冰的河流延伸。對岸的房屋稀疏地散佈著,彼此之間悲愴地遙隔,每一棟都圍繞著一片開墾過的土地。這片土地的後方及兩側,都是森林一直延伸到河岸:深綠色的柏樹林作為背景,其間偶爾顯露幾棵樺樹的樹幹,潔白而光禿,如同廢墟中神殿的石柱。

小路的另一邊,開墾過的土地更寬闊、也更連續;房屋更為密集,彷彿是村莊的前哨;但光禿的田野後方,森林的邊緣總是若隱若現,像一道陰影般,在冰冷的白色大地與灰濛濛的天空之間,形成一條無盡的暗色地帶。

「查爾斯-歐仁,走快點!」

霞德琳老爹醒了過來,他伸出手去拿鞭子,做出他慣常那種溫和的威脅動作;然而,當馬在走了幾步快步後再次放慢時,他已經又睡著了,雙手攤開放在膝上,露出馬皮手套那光滑的掌心,下巴抵在厚實的大衣毛領上。

兩英里後,小徑攀上陡峭的山坡,徑直深入林地。從村莊方向延伸而來的平地上的房屋驟然消失,視野中只剩下從白色大地中拔地而起的無數光禿樹幹。連永恆的深綠色冷杉、雲杉和柏樹也變得稀疏。零星幾棵生氣盎然的幼樹,淹沒在地上無數被雪覆蓋的枯骨,或是那些仍舊矗立、乾枯焦黑的骨骸之間。二十年前,這裡曾發生大火,新的植被才剛在枯死的樹幹和燒焦的樹樁間冒出頭。山丘一個接一個,小徑則以連綿不絕的下坡和上坡穿梭其中,坡度僅比洶湧海浪的波峰稍深。

瑪麗亞·霞德琳裹緊身上的皮大衣,將雙手藏在灰山羊皮的馬車大袍下,半閉著眼睛。這裡沒什麼可看的;在村莊裡,新建的房屋和穀倉可能一季之間就拔地而起,或者空置坍塌;但森林的生命卻如此緩慢,若要等待並記錄下任何變化,所需的不只人類的耐心。

查爾斯-歐仁這匹馬,是這條路上唯一完全清醒的生命。雪橇在堅硬的雪面上輕易滑行,擦過兩側與車轍平齊的樹樁;查爾斯-歐仁精準地跟隨每一個彎道,大步小跑下短坡,再以緩慢的步伐爬上對面的斜坡,牠是一匹經驗豐富的畜牲,完全有能力將主人帶到家門口的門廊,而無需任何指令或韁繩的牽引。

又走了幾英里,森林再次敞開,讓河流重現眼前。小徑從高原的最後一個山丘俯衝而下,幾乎到達與冰面齊平的高度。在綿延一英里的上坡河岸上,三棟房屋稀疏地散佈著;但這些房子比村莊裡的還要原始得多,它們身後幾乎看不到任何開墾的田地,幾乎沒有夏季農作物的痕跡,彷彿它們被建在那裡,僅僅是為了證明人類的存在。

查爾斯-歐仁猛地向右轉,前腿繃緊,在斜坡上減速,最終在冰緣戛然而止。霞德琳老爹睜開了眼睛。

「看,父親,」瑪麗亞說,「繩子!」

他拿起韁繩,但在讓馬重新啟程之前,他靜止了幾秒,仔細觀察著結冰的河面。

「冰面上有些水了,」他說,「雪也融了,但我們應該還是能過去。走吧,查爾斯-歐仁!」

馬嗅了嗅白色的冰面才敢走上去,然後徑直向前。冬季固有的車轍已經消失了;那些間隔種植、作為路標的年輕冷杉幾乎都倒下了,橫臥在半融的雪中;經過小島附近時,冰面兩次發出龜裂聲,但都沒有斷裂。查爾斯-歐仁輕快地向查爾斯·林賽(Charles Lindsay)的房子小跑而去,那房子在對岸清晰可見。然而,當雪橇到達水流中央,大瀑布下方時,它必須減速,因為那裡薄薄的水層浸濕了雪。他們緩緩靠近河岸;只剩下三十英尺的距離時,冰面開始再次龜裂,並在馬蹄下波動。

霞德琳老爹站了起來,這次他徹底清醒了,皮草帽下雙眼炯炯有神,目光堅定。

「查爾斯-歐仁,走!快走!」他用他那粗獷的大嗓門喊道。

老馬將蹄上的冰爪釘進半液態的雪中,並用盡力氣,一躍一躍地向河岸奔去。就在他們上岸的一瞬間,一塊冰板在雪橇滑板下輕微翻轉並沉入水中,留下一個清澈的水洞。

薩穆埃爾·霞德琳轉過身。

「我們將是這一季最後一批過河的人了。」他說道。

他讓馬喘了口氣,才開始爬坡。

很快,他們便離開大路,轉入另一條深入林中的小徑。那條路幾乎只是一條簡陋的小徑,沿途依然滿是樹根,它巧妙地彎彎曲曲,避開了裸露的岩石和樹樁。小徑爬上一個山坡,在燒毀的林地中蜿蜒穿過高原,偶爾能瞥見陡峭的山坡向下延伸、湍急的河流中的岩石,以及瀑布上方變得更加險峻的對面山坡。隨後,視線又重新回到橫臥的枯木和焦黑樹樁的荒蕪景象中。

繞過幾處石灰岩山坡後,身後的景物彷彿重新合攏起來;燒毀的林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由冷杉和雲杉構成的陰暗森林;亞歷克河的山脈兩三次在遠方遙遙可見。很快,旅行者們便同時發現了一片開墾過的土地、一縷升起的炊菸,以及一陣陣狗吠聲。

「他們會很高興再見到你,瑪麗亞,」霞德琳老爹說,「大家都想你了。」


[i] 佩里邦卡(Péribonka)是今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個市鎮,隸屬於瑪麗亞-霞德琳地區縣。它位於佩里邦卡河的河口,該河在聖讓湖北岸形成了一個海灣。 法國作家路易·埃蒙(Louis Hémon,1880-1913)於1912年在佩里邦卡度過了數月,期間他為他的著名小說《瑪麗亞·霞德琳》撰寫了筆記。

[ii] 聖讓湖(Lac Saint-Jean)是今加拿大魁北克省中南部勞倫森高地的一個較大、相對較淺的湖泊。

[iii] 羅貝瓦爾(Roberval)是今加拿大魁北克省勒多邁納迪羅伊地區縣聖讓湖西南岸的城市。

[iv] 米斯塔西尼(Mistissini )是一座克里族小鎮,位於魁北克最大的天然湖泊米斯塔西尼湖的東南角。

[v] 原文想表達的是,這些人在與年輕姑娘聊天時,使用了更為親密隨意的「tu」而非正式的「vous」,這體現了魁北克地區特有的一種親近且不拘禮節的交流方式,也因為他們大多從小相識。

[vi] 聖普里姆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個市鎮,位於今勒多邁納迪羅伊地區縣級行政區內。

[vii] 翁弗勒爾是今魁北克省紹迪埃-阿巴拉契斯地區貝勒夏斯縣的一個市鎮。

[viii] 聖吉迪翁或聖吉迪翁德格蘭蒙特(Saint-Gédéon de Grandmont) 是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薩格奈-聖讓湖行政區聖讓東湖地區的一個地方市鎮。

[ix] 一長串沿著森林邊緣劃分的特許土地。

Categories
All 一點人生經驗

PTE Core 簡明攻略

曾經考雅思A類考到吐時就有過要轉 PTE 的念頭,最後還是沒轉,沒想到移民前仍然沒辦法完全和雅思分手,別忘了你還得考G類呢!學術A類、生活G類固有些許不同,但我實在對雅思 PTSD,從 PTE 要出一款加拿大移民局認可的新考試的新聞一流出,我就密切關注它,期間還經歷 official launch 跳票好幾次,一直拖到今年2024年2月 PTE Core 才正式上線,PTE Core 無疑是非常年輕的考試。上月我也親身完成了兩場 PTE Core 考試,並用 PTE Core 成績單作為材料入池了省提名,故在此簡單分享一下攻略。

PTE Core CLB 對照表

瞄準你的目標分數,對症下藥。

PTE Core 真的更簡單嗎?

我就不多做維基百科似的介紹了,直切重點,爲什麽要選擇 PTE Core?它真的比另兩個受認可的英語考試雅思和思培簡單嗎?我想説至少在目前這麽早期的階段,是的

我把題目拿給1.5代幾乎英語母語的同事看過,不熟悉題型的情況下,裸考起來也沒那麽簡單,她大概也只能裸考拿七十多分。她的評價是這個考試非常科學,畢竟負責 PTE 的機構培生 Pearson 是妥妥正經大機構,我的大學專業教材好多都是培生的,移民局也不可能說授予一個野鷄機構點擊就送的考試認證資格。

第一:PTE Core 最簡單的地方在於它的機經全面,至少能遇到一半原題。你要知道,出新題是要成本的,在人工這麽貴的國家,一些重點考場一周七天不休上下午都有考次,哪來這麽多錢出新題?雅思一年是固定換三次題的,PTE Academic 今年也換了三次題,然而 PTE Core 一次沒跟著換,題庫非常穩定。早期 PTE Academic 也是因為機經很容易背,所以坊間口口相傳 PTE 簡單,但馬上都 2025 年了,PTE Academic 的題我也順便刷了不少,老實説完全稱不上簡單 。所以這個機經紅利,越早抓住越好,現在申請畢業工簽都要强制英語成績了,很多學生不得不參戰,看見這篇文章的幸運兒趕緊去考!因爲這個機經紅利,早期獨享,確實會隨著未來題庫慢慢擴充之後失去。

第二:完全機考機器評分,口語寫作糊弄機器,絕對比雅思面對真人簡單,且社恐友好。因爲我之前就是卡雅思口語,信心不足,才選擇 PTE Core 這個考試的,事實證明確實 PTE Core 拿分高得多。要知道,雅思G類的口語聽力是和A類一樣的,沒區別。但 PTE Core 聽説讀寫四項,可謂都比 PTE Academic 簡單,是真正更簡單了一個層次的生活類考試。另外 PTE Core 的口語寫作無腦套模板即可,根本不用講邏輯。而面對雅思,當你被考官察覺使用了模板的那一刻 ,就已經宣告完蛋了。關於模板這項,11月4日出了一個大新聞,PTE Academic 那邊將對 DI 這個模板重災區題型引入人工審核,PTE Academic 的考生一片哀鴻。然後,這項新政沒有影響 PTE Core!擺明了一個態度,培生就是要把 PTE Core 設計得比學術類簡單,各種層次放水,大家放心考。

第三:做題節奏自己把控,總時長約兩小時,做得快的人很快就能結束考試。我基本都是一個半小時就能完成,考完出考場都覺得沒過多久,比雅思消耗的腦力和體力都小太多,身心健康。

第四:朋友們,因爲 PGWP 新政,多倫多已經約不到一個月内的雅思了,幹嘛去擠那破玩意兒?PTE Core 因爲太小衆了,考位還很充足,歡迎來嘗試。PTE 出分極快,官方承諾五天内,其實很多時候兩小時就出分,比雅思機考都快得多,更不要説雅思紙筆,特別適合需求非常緊急,要馬上就出分的情況。

考試資源

機經練習網站:https://pte-core.com/。一個個人網站,上面主要有 RS、ASQ、WFD 三項,只漏了少數幾條機經,已經很全面了,可以幫助考生隨身聽磨耳朵。(更新:已轉收費,平替網站:https://ynwac.com/,現在市面上已有多家競品)

猩際 PTE:少數幾個提供了 PTE Core 選項的平台。仍然是因爲這個考試太小衆了,很多傳統做 PTE Academic 的機構都還沒有專門針對 PTE Core 的板塊,猩際雖然提供了 PTE Core 板塊,但是題目和 PTE Academic 沒有太大差別,可以只篩選簡單或者中等難度的題型來練習,不用管困難。口語評分系統也沒優化,打分會非常嚴格,千萬不要被猩際的口語結果給 PUA 了,實際考試得分在猩際基礎上至少加個20分不是問題。海外注冊猩際的用戶會被轉至英文版,打分模型和題庫都有不同,需要找客服改爲中文版。猩際的模考也可以嘗試一下,主要是爲了熟悉一下完整的考試流程,一般來説官方卷的模考會更準確,但連官方都還沒推出 PTE Core 的模考卷……

多墨 PTE:只用作口語評分,會比猩際的結果更接近真實考試。因爲猩際在打分上真的給得太低了,怕大家失去信心。

題型掃盲與技巧

沒考過 PTE 的人,聽見前面一堆 DI 、WFD、ASQ 之類的名詞,都是一頭霧水,其實它們都是具體題型的縮寫,總結如下。

值得一提的是,PTE 會根據具體考察模式同時給多個項目供分,例如口語裡 RS 這個題型,是機器説一句話你複述,聽不懂就無能無力了,所以它也考察了考生的聽力,會給聽力和口語同時供分。這種模式是和托福差不多的,非常科學。

那麽具體有些什麽題型呢?從上往下一一説起,這也就是真實考試 時的題目順序。

口語和寫作部分(46-67分鐘):

RA(Read Aloud):機器給出一段文本,你有35到40秒的準備時間,然後進行朗誦。重要題型,俗話說得 RA 者得天下,會同時給閲讀供分。其實沒什麽技巧,尤其目標分數 CLB 7 以下,多讀就完事。追求高分需要學習一下意群劃分、重弱、連讀等技巧。另外這個題目不用追求一五一十完全讀出來,不會的詞,複雜的詞,拗口人名地名,可以直接跳過,五個詞内最佳。因此衍生出來的一個奇技淫巧是只讀一句話,包括上面的學習 APP 都有一句話練習模式,選對了好讀的簡單句子,直接拿高分,因爲完整度不是評分標準。但我本人都是全讀的,關於想要嘗試一句話的讀者需要自己做評估。

RS(Repeat Sentence):機器念一個短句子,你再複述一次,重點題型,難題。好在機經一般都會中幾個,需要多練。以及 PTE Core 的句子確實會簡單不少,很多簡短句子,都是很貼近生活的場景,也不用太擔心。實在沒聽懂整個句子怎麽辦?完整度不是評分標準,首兩個單詞末兩個單詞能聽清讀出來,是能拿滿分的,主要不要卡頓,不要調換順序。

DI(Describe Image):機器給出一張圖片,你要對此進行描述,重點題型,難題。不追求高分的話,直接套模板,而且這個模板是很無腦的模板,比如 From the picture, I can see xxxxx。一直重複,把能看到的東西的名詞講出來就行。想要拿高分 Freestyle 其實也不難,也就一道雅思口語題罷了。

RTS(Respond to a Situation):PTE Core 獨有的新題型,給定一個場景,你要作出回答。場景的例子如您十點鐘預約了醫生,但堵車要遲到,請給醫生解釋一下原因。不追求高分,直接念題幹,做成一個小號的 RA,可以稍微做些變動,例如把第二人稱 you 都改成第一人稱 I。

ASQ(Answer Short Question):機器提一個問題,你回答是什麽東西,一般就一個詞。供分很低,不用太在意,且目前題庫 ASQ 100% 命中。

SWT(Summarize Written Text):機器給出一段文本,寫一段總結。照抄首尾總結句,加點連詞,就是滿分,PTE Core 的寫作是最簡單的東西,千萬不要寫複雜句子,寫得多錯得多。全用簡單句,不要拼寫錯誤,就是滿分。千萬注意字數限制,少字或者超出字數,直接零分。

WE(Wirte Email):根據題幹描述的情況寫一封電子郵件。基本的電子郵件模板,格式正確,加順序詞,加題幹,字數就差不多了。可以稍微加點連詞之類的内容,還是上述那句話,PTE Core 的寫作是最簡單的東西,千萬不要寫複雜句子,寫得多錯得多。全用簡單句,不要拼寫錯誤,就是滿分。千萬注意字數限制,少字或者超出字數,直接零分。

閲讀部分(27-38分鐘):

FIB-RW(Reading and Writing:Fill in the Blanks):從下拉清單中選擇正確的單字填入空缺。PTE Core 的閲讀文本都很短,比雅思容易讀,側重考語法和單詞意思,基礎薄弱的話需要背誦一些單詞和固定搭配。

MCM(Multiple choice Multiple Answers):閱讀不超過275個字的文字後做多選題。選錯會倒扣分,如果拿不準不要多選,選最確定的一個就行。

RO(Re-Order Paragraph):給幾個零散的句子重新排序,看似簡單,但邏輯非常慎密,實際屬於很難的題型,只是偶爾能遇到序數詞都給出來非常簡單的題。好在機經能命中六七成。

FIB-R(Fill in the Blanks):從下方文字方塊拖曳填空,和 FIB-RW 基本一樣。

MCS(Multiple Choice Multiple Answers):閱讀不超過110個字的文字後做單選題。比較簡單。

聽力部分(30分鐘):

SST(Summarize Spoken Text):聼一段對話然後寫總結。跟 SWT 類似只是這是聽力。聽到什么寫什麽,加點連詞就行。千萬注意字數限制,少字或者超出字數,直接零分。

MCM(Multiple choice Multiple Answers):聽力,多選,跟閲讀一眼。選錯會倒扣分,如果拿不準不要多選,選最確定的一個就行。

FIB-L(Fill in the Blanks):聽力版完型填空,注意詞性時態。

MCS(Multiple Choice Multiple Answers):聽力,單選,較簡單。

SMW(Select Missing Word):聽錄音後選出缺字,詞組,一般是一段説話的最後一個詞做消音處理,前半部分其實不是特別重要,了解一個主題即可,它的中心都會放在消音最後一個詞的前一句話,要重點去聽。

HIW(Highlight Incorrect Words):對照錄音找出文稿中的不符單字,通常約 4-6 個答案,不會過多或過少,認真邊聽邊讀即可,比較簡單的一個題型。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和多選一樣,該題型答錯會倒扣分。

WFD(Write From Dictation):聽寫3-5秒的錄音句子,重要題型。RS 是複述,WFD 是寫下來,聽力材料是比較相似的。原本需要大量練習,但機經命中率能有九成,注意變體即可。可以試詞,拿不準的地方,比如單複數,兩個都寫上去,機器只會判定有沒有正確詞彙。

風險提示

PTE Core 的缺點目前有兩個,首先是認可度。IRCC 是沒有異議的,這是從聯邦角度,走 EE 申工簽什麽不用擔心,但是很多省還沒有認可 PTE Core,所以 PTE Core 成績單不能用在這些省的省提名!要特別注意一下,好在安省是認可的。

其二,PTE 考場收音經常有問題,麥克風一定要擺對位置,放在上唇和鼻尖中間為佳。PTE 口語考試時所有考生會一起開始各讀各的,非常吵,一不小心就會收到別人的噪音,導致丟分,一定要注意。一旦讀完,馬上點下一題 ,不要留出時間讓其他人的聲音誤入。可以多參考一下網上的考場分享,辨別哪些考場是雷。

祝大家旗開得勝!

Categories
All 一點人生經驗

加國即享羊毛🐏

薅了一整年羊毛,自己也挖掘到了一些網上羊毛博主都沒有涉及的領域,因此簡單匯總一下,條件都是極其簡單的,幾乎可以即拿的類型,沒有很多銀行羊毛要求的 Direct Deposit 條件,適合無工作學生黨。

Contents

金融機構類… 1

返利網站類… 2

積分計劃類… 3

出賣隱私類… 4

彩票賭場類… 6

定期帳單類… 6

金融機構類

雖然銀行一般要求苛刻,大多有 Direct Deposit 的條件,讓無工作學生黨很頭疼,但也有一些比如容易的。另外信用卡也不符合範疇,因為我們脆弱的信用分是不適合太多 Credit Check 的,整理簡單即拿的羊毛更為重要了。

銀行

Tangerine

Tangerine 是很靠譜的一家網路銀行,活期利率高於所有大行,薅完以後也可保持常用,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他家有 Inactivity Fee,一年 c$10,因此記得一年内至少交易一次。根據目前的 ToS,Tangerine 在使用推薦碼的前提下,存入 c$250 60 天即可獲得 c$50 獎勵,簡單及時,不像許多銀行處處埋坑,拖很久都發不出來獎勵。歡迎使用我的推薦碼(Orange Key):70539322S1

EQ Bank

同樣是一家網路銀行,與 Tangerine 極其類似,目前活動是用邀請連結注冊 30 天内存入 c$100 可獲 c$20 獎勵,一週内獎勵就能發下來,很快。並且這張卡完全沒有隱藏費用,包括最坑人的 inactivity fee,所以不想用完全當作抽屜卡也沒關係,值得一薅。 歡迎使用我的邀請連結:點擊此處

CIBC

傳統大行其實也有很容易薅的開戶獎,當然針對的本身就是學生客戶,有一條年齡小於 25 的限制。根據目前 ToS,注冊並 60 天内存入 c$100 即可獲得 c$50。歡迎使用我的邀請連結:點擊此處

另外,前往加拿大之前如果辦理了 CIBC 的 GIC,也有輸入推薦人郵箱並拿 c$50 的機會,這也是我當時來加拿大時的選擇。若有需要可以在頂部「聯絡我們」找到私訊我的方式。

附加,CIBC 正在推廣他們的國際匯款業務,使用推薦連結進行匯款後可以獲得 c$50 信用卡 credits,不過當你需要使用此功能時已經意味著你是 CIBC 客戶了,所以還是值得一薅。不限金額,通常的方法是轉筆小額給自己支付寶賬號即可。歡迎使用我的推薦連結:點擊此處

Wise

Wise 是一家匯率極優的跨國網路銀行,加國一些號稱支援超低匯率匯款的銀行比如 EQ Bank,其實走的也是 Wise 的渠道。透過邀請連結其實也沒什麽返利,而我能拿到 Bonus 的門檻也很高,要有三個邀請人才行,就不放邀請連結了,實在需要歡迎私聊。

HSBC CA

原本是有一個無條件開戶獎+存 1000 的開戶獎,等七個月略久。但鑒於上週已經收到要 transition 給 RBC 的正式通知了,前景很不明朗,官網還倒是還挂著有 Welcome Bonus 的頁面,情況太特殊無法保證,就不展開説了。(已退出加拿大市場)

Tims Financial

羊毛博主們都認爲是垃圾的卡,畢竟開卡禮就 2000 Tims 積分,沒啥用。但最近有一次史詩級加强,Tims 積分可以換成這張卡的 Credits 了,相當於最高回報可以達到 6%,很多羊毛博主都還沒追蹤到此次更新。這是信用卡,然而開頭説了避免給大家造成 Hard Pull,可以選擇開 secured 的版本,我自己也是用的一張 secured 卡在玩,除了消費返現率以外其他都一樣。

券商

Wealthsimple

頂級推薦,Wealthsimple 算網路銀行也算券商吧,加國首家零佣金的券商 ,注冊之後也可以一直保有玩點小投資。Wealthsimple Cash 也算一張神卡,目前活期利率 4%,而且消費還返現 1%,我本人目前是把閒錢都放他們家了。使用推薦碼注冊後可獲得一筆秒到的現金!獎勵金額一直在變動,當前是 c$25。歡迎使用我的推薦碼:HXKMQQ 🎁 連結點擊此處

MooMoo CA

就是富途,華人不會很陌生,它們是今年才進入加拿大市場的,現在還在早期搶人狀態,所以開戶獎勵給得還算不錯。使用推薦碼注冊後存入 c$100 並保持90天可獲得 c$50,它的具體要求是保持餘額不低於100,但並不是强制投資,直接放在那最穩妥。另外這是分級獎勵,存入 c$10000 並保持90天還可獲得 c$100,但這樣就沒什麽性價比可言,除非你本來就打算將資金轉到富途。除現金以外還提供免傭卡等小獎勵。歡迎使用我的推薦碼:NKSJU9PM🎁或點擊此處連結

Questrade

加泰證券,一家經常會和 Wealthsimple 相提並論的券商,事實上也更像一家券商,他們目前的邀請獎勵是開戶並在 60 天内存入 c$1000 後可獲得 c$50 獎勵。歡迎使用我的邀請碼:316533714479127

Webull

微牛,也是華人不會很陌生的一家券商,剛進入加拿大市場一年,因此正在舉辦週年活動。透過邀請碼注冊並開通帳戶存入 c$100 立即獲得 c$50,保留資金九十天後再獲得 c$50。另外從其他銀行或券商 Transfer in 的獎勵也很豐厚。該活動注明有截止日期,所以請檢查活動最新的 ToS。歡迎使用我的推薦連結:點擊此處

加密貨幣類

正規的加國加密貨幣平台均在 FINTRAC 上注冊,有金融牌照,有稅單,所以也放在金融機構類總結一下。

Shakepay

Shakepay 透過連結注冊並交易 c$100 可獲 c$5 c$20,秒到,另外 Shakepay 還有一個亮點是每天搖一搖就有加密貨幣的獎勵贈送,不妨娛樂一番。如果能堅持下來,羊毛不算小,我積纍一百多刀了。歡迎使用我的邀請連結:點擊此處

Newton

與 Shakepay 非常類似,透過連結注冊並交易 c$100 可獲 c$25,秒到,值得一薅。歡迎使用我的邀請連結:點擊此處

Netcoins

透過邀請連結注冊交易 c$50 即可獲得 c$25,秒到,非常划算的一家。歡迎使用我的邀請連結:點擊此處

VirgoCX 

這一家透過邀請連結注冊並驗證身分即可獲得 c$5,入金 100 再獲得 c$15,合計 c$20,亮點不用交易,算是最無風險的一家了。只是這家獎勵並非秒到,需要等待幾個工作日。歡迎使用我的邀請連結:點擊此處 或在注冊頁面填寫邀請碼 DrFAaYdR

Coinbase

Coinbase 是上市交易所,最合規的一家,剛在加拿大拿到牌照。亮點在於其提供的 Learning Rewards,時不時會有一些新幣推廣的活動,答題或做點簡單的任務即可獲得這些新幣獎勵,轉手賣掉即可,動輒幾十刀,適合長期持有。此前 Coinbase 並沒有直接的邀請獎勵,最近加密市場行情比較好,Coinbase 也開始提供邀請獎勵,為 c$10 等額的 BTC,需透過連結注冊並完成一次 c$100 交易。歡迎使用我的邀請連結:點擊此處

Crypto.com

Crypto.com 是一家發展很穩健且重視合規的交易所,可以在加拿大使用。他們家的 Visa 卡福利很不錯,几乎是加拿大可以申請的最好的幣圈卡,我自己也有一張。邀請獎勵分三檔,30天内存入 USD$50 可獲得 USD$15,30天内交易 USD$100 可獲得 USD$10,30天内辦理任一等級 Visa 卡可獲得 USD$25。(他家各種活動和獎勵細則都基於美元,需要換算匯率,一般建議稍微多轉一點點)歡迎使用我的邀請連結:點擊此處 或直接填寫邀請碼:sn2zwztcha

Kraken

海妖,持牌大交易所。目前推出的邀請獎勵相當豐厚,交易 c$200 之後,即可獲得等值 c$100 的 BTC 返現,老規矩即時買入賣出,匯損一塊多。非秒到帳,承諾 14 天内發出,我等了十天。另外海妖所有出金方式手續費都挺高,看了一圈加區不如就選手續費 c$10 的 EMT,最後我實薅 c$89.81,也不算小毛。歡迎使用我的邀請碼 zs75h87y 點擊連結

返利網站類

返利網站是北美特有的一種形式,透過返利網站跳轉到購物網站,通常他們之間有合作關係,而作爲顧客的我們以此獲得一筆返現。

Rakuten

沒錯就是樂天,目前最好用最靠譜的,我也是常客。使用邀請連結注冊並完成一筆 c$30 的消費即可獲得 c$30 獎勵。這個消費限制不用慌張,買張網站上的禮品卡就完事,簡單輕鬆,我和朋友目前都是這麽操作的。歡迎使用我的邀請連結:點擊此處

Great Canadian Rebates (GCR)

這是加國最老的返利網站,UI 有點舊了,使用體驗一般般,但是合作商家卻是最全的。透過邀請連結注冊即可獲得 c$3,小羊毛,但是完全零門檻,不用消費。歡迎使用我的邀請連結:點擊此處

TopCashBack

這實際是家美國公司,但加拿大也能用。之前一些 VPN 合作商家的返利給到了 120%,直接倒賺,非常離譜。透過邀請連結注冊並達到 $10 的返現額即可獲得 $35,是美元!也許需要蹲一蹲什麽時候再有倒賺活動或者你正好要買某個商家商品時使用。歡迎使用我的邀請連結:點擊此處

積分計劃類

加國的積分計劃太多了,琳琅滿目,還挺費時間研究的。主要推薦一些立即有羊毛薅的,其他要慢慢積纍的暫且不談了,因爲實在太多太多了……

Aeroplan

加航的計劃,其實個人體驗滿坑的。羊毛在合作夥伴上,綁定星巴克可以拿 750 分,聊勝於無。其他常用的合作夥伴還有 Uber、LCBO 等,都綁上就完事。

Air Miles

本身是個爛計劃,最近被收購之後竟然一躍成為最好的積分了。主要是 offer 好,最近聖誕活動就是只要在四個合作夥伴處拿過積分就送 1000 air miles,折扣 c$100,相當於白送啊!注冊上蹲 offer 就好,近幾個月力度都很大。

Scene+

Scotiabank,Sobeys 系超市,Cineplex 的積分計劃。也是注冊蹲 offer 吧,中規中矩。有他們的買菜卡還是攢得滿快的。注意每家計劃都有可能有倒賺機會,只能靠自己多蹲。例如最近正在進行的一個 Cineplex 活動是看三場指定電影送 5000 分,折合 c$50,而三次電影票低於這個價,尤其是還可以買週二的特價票,又倒賺了!

PC Optimum

Loblaw 系的積分計劃。主要可以蹲 Shoppers Drug Mart 的一些 offer,我今年黑五時就是用的 20x 積分 + 積分膨脹計劃買的戴森和 Switch。

各類自營品牌

總體都比較鷄肋吧,聊勝於無。

例如酒店,萬豪有自己的 Bonvoy 計劃等。

例如航司,Porter 有自己 VIPorter 等。

例如租車,每家也有自己的積分,攢夠可以換一天免費或者升車系之類的。

至於餐飲品牌,太誇張了,幾乎每家都有自己的 app 和計劃,甚至我覺得沒人和我一樣閒幾乎每個都下載來看了,至少那些專業羊毛博主都沒做過。相信大家也不想一家下一個 app,推薦一些值得使用的,國民咖啡 Tim Hortons 算一個,注冊應該是有免費咖啡的;

Starbucks 可以有,上面説了能連 Aeroplan,生日也能薅免費咖啡;

McDonald’s 老實說是坑比,著名的殺熟 app,後期的 offer 給的比原價還高,但是有很便宜的首單可以薅;

Subway 有首單 footlong 半價和一些減價的 offer,送 200 分,折合 c$1;

Burger King 首單送 5000 分,夠換一個 Chessburger,加入首單積的分大概率夠 6000,能換一個 Whopper;

Thai Express 注冊就送 50 分,75 分換 c$5,騙多次消費的;

Mary Brown’s 使用邀請碼送 50 分,大概只能折合 c$0.2,屬於完全沒人用的 app,這點細羊毛絲也不想放過的歡迎使用我的邀請碼:mary_browns-0B2F43B2

再强調一下,幾乎每家都有自己的計劃,無論什麽 Wendy’s、A&W、DQ、Taco Bell 甚至幾家 Pizza 連鎖,沒什麽注冊或首單優惠的就不提了,吃得不多積分是很鷄肋的,至於有時會有特別 offer 就只能靠蹲特殊時間節點了。此類促銷活動略區別於常駐羊毛,需要訂閲一些專營促銷折扣的網站,比如 RedFlagDeals。

出賣隱私類

會交出一些敏感資料,比如掃小票類的 app,根據個人意願選擇吧。注意同一張小票可以每家都上傳。

小票類

Caddle

一個不錯的掃小票 app,更值得一提的是問卷很多,每天都有,其實比其他同類產品好攢,滿 c$20 提現,我已提過一次。使用推薦連結可以獲得 c$1,歡迎使用我的連結:點擊此處

Receipt Hog

只能掃小票的 app,攢錢速度一般,亮點是能傳 E-receipt,能直接連接你的電子信箱,要出賣的隱私更多了。邀請獎勵是 250 coins,折算大約 c$1.25 (最低 cash out 是 1000 coins = c$5,但數字大會有折扣),歡迎使用我的邀請碼:prev9127

Air Miles

沒錯還是他,詳見上一章,掃小票是他們的新業務,現在估計初期推廣 bonus 滿多的,例如黑五那一週一張小票直接給了 100 air miles,這可實際收益都大於 c$10 了。僅僅一張小票而已!

類似還有 Checkout 51,個人覺得不好用;Amazon Shopper Panel,是 Amazon 官方的,排隊很難,我沒排上隊還沒用過……

帳單類

以下是連接銀行卡、信用卡,用帳單返現的 app,比小票内容更敏感,但都是各大銀行背書的,不會有嚴重安全問題,請自行斟酌使用。

Paymi

CIBC 背書,根據合作商家,連接銀行卡返現,可自行瀏覽合作對象。使用推薦碼完成第一次返現後可獲得 c$5,歡迎使用我的邀請碼:AL4EUT

Avion Rewards

原 Ampil,RBC 背書的計劃,現在直接整合到官方的 Avion Rewards 的系統中了,更靠譜。同樣是連卡返現,合作商家比 Paymi 多,之前 Ampil 用戶轉 Avion 還送了 c$10。沒有 Referral Bonus,可自行下載注冊使用。

自動挖礦類

真挖礦就不推薦了,有些利用閒置帶寬賺錢的,雖然本質也是一種挖礦,沒什麽安全風險。

Honey Gain

閒置電子裝置放著就行,公用網路環境不會有效。透過邀請碼注冊可獲 $5,歡迎使用我的邀請連結:點擊此處

其他類似的很多,但不像小票一樣可以重叠使用,而且很多是美國市場的,注冊一家就好。

彩票賭場類

來點奇技淫巧,很多專職羊毛博主都沒提到過這一類。

OLG

我之前是安省居民,所以需要使用 OLG。一般來説每個省的彩票局都有二三十的免費彩票玩一玩,但這個太少了,而且免費彩票也太不靠譜。

注意蹲一些節假日時,賭場或者賭球的 offer。例如我上次是在 Canada Day 時注冊的,贈送了 c$240 的賭球體驗額,這個錢只能賭球玩,但只需隨便投注一場賠率 1.01 的必勝局,拿到 c$242.4,就是可以提現的現金了!真碰上世紀暴雷那辦法,臉太黑,可以分批買分攤風險,自由操作。只是注意別陷進去了,小心反薅,博彩有風險!

定期帳單類

保險、水電、地稅、話費等,屬於在此生活幾乎無法避免的定期帳單,因此要考慮一下如何節流。很多保險我暫時還沒涉及到,屬於待探索的領域。

Public Mobile

這是最會玩積分制的一家電信業者,我剛剛換了他們 Boxing Day 的 24/m 4 GB 套餐。以前 auto pay 是直接在帳單上 -c$2,可惜現在換成積分制能薅的變少了,現行返現率 5%。積分價值 1:1,相當於實際月費 22.8, 開戶送 5 分,用邀請碼再送 c$10 credits。歡迎使用我的邀請碼:0OE693


閲讀英文版。

Categories
All 杂文

富裕國人的小布爾喬亞幻想

中國人確實太富了,Crazy Rich Asians。

那冠絕全球的奢侈品店數量,那比北美更貴的同類商品,那些開著超跑的小留。

即使沒有人人跑車那麽誇張,一個普通中國留學生的家境基本都是非常殷實的,不會差到哪去。

一對比起那浩浩湯湯的南亞大軍,天壤地別。

很少有中國學生會和我一樣,一落地便尋覓著打工的地方。反觀南亞大軍,純粹為打工而來,根本不管上學。所以廣大服務業裡,像是我的同事,都是他們的身影,一個中國人都見不着。僅存有中國人打工的幾個場景大概也就華超中餐館奶茶店罷了,極具地域特色。

現象背後,折射的家庭和社會背景是截然不同的。南亞大軍是真的為了追尋高薪酬,和我們追尋社會氛圍,在目的上就截然不同。傳聞印度人是全家凑錢,一張單程票就把學生送來,如此生活壓力下,不賺取生計無異於坐以待斃。中國學生哪會這麽窘迫,就算真的沒有工作,靠積蓄至少也能撐完學業。即使是窘迫如我,也必須承認不打工還是能活下去的,我奶奶每次都勸我沒必要打工,學業要緊,華人更看重的始終是一紙文憑。

況且講到存錢,中國人最擅長的就是存錢,疫前,加拿大人的家庭平均存款 C$852,我把這個數據説給父母聼時,他們都震驚了。不足 800 刀存款的家庭,在中國哪怕低收入人群中,也可謂微乎其微。哪怕是所謂不足 1000 人民幣的收入群體,你敢信嗎,他們能存 500 一個月,如此半年,還是趕上了加拿大,這就是中國人的特性。我在學習三和大神當挂逼時也領悟了一個道理:什麽收入層次有什麽樣的活法。以前一篇文章也提過,我真就一個月只花了一百刀,有賬單佐證,無非執行挂逼生活法就是,有啥不可能的,要省還能壓縮呢,我一個月一百刀仍把肉蛋奶樣樣整齊全了的。當然,加拿大人不需要存錢預防大病,有全民醫保,老中人口上説著存錢以防萬一,其實是社會福利不足的體現。但不管原因如何,結果擺在這,中國人普遍隱藏著大量存款,就是會顯得格外富有。

無論言語包裝得多光鮮亮麗,職業歧視是刻在骨子裡的。一些加拿大華人常常會虛僞地講,已經來加拿大了,這裡是沒有歧視的,無論職業,人人平等。但當聼到你説你打著最低工資的餐館工時,他們總會開始出現各種消極的言論,「呃那還是工資太低了,沒多大意思」。所以除了中國人的店以外很少有華人打工仔,他們是真的看不上這類工作。華人論壇裡正討論著過多的印度移民,表示支持的一方卻是這樣論證的:「他們不來哪誰做服務業?你去嗎?」言下之意,我必不會做這種「低端」工作。

六個月内,90 萬學生瘋狂湧入,形勢再惡化,我老闆連嘆加拿大 out of control。

上週五有人直接在店裡失聲痛哭,懇求老闆給他一份工作。而尋求現金工崗位的人,直言五刀一小時就可以幹活。這些故事,光聼就讓人眉頭一緊。

五刀?老闆沒接受這種内捲要求,他説,他們是人,不是牲口。五刀,我在國内幫鄰居補課也能拿三十刀,比加拿大打雜工都多,無法想象他們原本所生活的環境多惡劣。很多人不信,但中國真的比加拿大工資更高,取決於工種。中國貧富差距極大,做一個餐館工,的確兩三千人民幣,但技術崗呢?我每次想到在深圳一個月能拿八萬的 PhD new grad 親戚都嘆息,加拿大真拿不了這麽多。這僅僅只是看得見的工薪階級,Crazy Rich Asians 的詞源,各種二代,就不展開了,數不勝數。Cartier 能在中國開 49 家店,世界最多,Cartier 的市場經理難道是傻子嗎?中國人是真消費得起。

然而最近看見一些提倡「體驗」體力活的内容創作,讓我覺得這純粹是富裕國人的小布爾喬亞幻想。他們用的動詞已經夠精準了,這是一場「體驗」,和其他的娛樂項目無異。我們能體驗週末去農場摘藍莓,但不會去真正做一名農民。

在他們宣揚走出辦公室,去「健身」舒展身心時,就已經大錯特錯了。體力勞動絕對不可等同於健身,相反其對身體的影響實則可以以摧殘來形容。在我連續進行數週的體力勞動之後,渾身酸痛,只想去按摩店好好地全身放鬆一下。

況且我也不過是工時很少的 part time 員工而已,那些博主也一樣,有著一份高薪工作,週末偶爾去幫一兩天忙,然後藉此分享著自己白領下班後的優質豐富生活。好在他們的態度也不敢過於放肆,指出了他們自己是有全職工作的,也知道只是全職做一樣的烘培崗位生活應該會相當困難。

確實如此,所以南亞同事真正的肝法是,一天 16h,一週六天。沒錯,餐廳的營業時間就是 16h,但做全職的他們選擇不倒班,直接硬肝 16h,每週雖然放了一天假,後來也聽説還是在外面跑跑 Uber 什麽的,並沒有完全停止工作。沒辦法,錢太少了,遠遠不夠,基本薪資已成定局的基礎上,只得堆工時了。於是他們這種 16h 的肝法,竟使得稅後收入有五六千,的確是一個滿不錯的數字,可惜完完全全建立在犧牲了一切生活的前提下。這也是我親眼見到一個同事工作到一半直接倒下的原因,人不可以亡命地工作,那一刻我有無以言表的震撼,過勞、猝死,原來都是真實存在的詞彙,不僅僅出現在新聞裡。

來一個新的國度,只是為了賺錢,真的值得嗎?從移民目的開始就不同的我,時而有憐憫的情感。他們整個家族都缺錢,前面也提到有全家貸款送一人出來的例子,於是個月肝到手的五千,還要寄兩千給他們祖國的家人。我不需要補貼家計,父母有足夠生活的收入和養老金,甚至還會説真有困難找他們要錢就是。在這種反差裡,我也沉思於生活的意義。

如果見過此番光景,你也定會對國人的小布爾喬亞言論感到反感。故而我常説,紐約倫敦東京都只圖一樂,真資本主義還得回上海。現在每每想起上海生活的物欲橫流,我都不由得打一個寒顫,這些真正的老牌資本主義都會,可沒有那樣離譜。那樣子追去物欲,那樣子的消費主義,散發著暴發戶本質的 Crazy。在這個多元文化的國家,有著各式各樣的族裔,也有 rich white,也有 rich black,但沒人評論其為 crazy。

人文主義的發展,一定要進入人文關懷之間,你看國人仍嘲諷著西方年輕人「白左聖母」,「從小過得太好吃飽沒事才想這些」。可是,好的方向不該就是那樣嗎?是你們還沒吃飽幾天唯恐再陷困境才剛愎自私罷了。Crazy 的根源,終歸還是精神文明的匱乏,是不久前還填不飽肚子,而在暴富實踐著腦海中的小布爾喬亞幻想,卻非階級的真實。

Categories
All 杂文

過時北美夢,巴黎症候群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蘇軾 《觀潮》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日本人揣著日益鼓起的錢包,蜂擁往海外四處遊山玩水。

巴黎,應是浪漫之都吧?凡爾賽宮的優雅,香榭麗舍的落葉。無處不充斥著他們的遐想。

然而當他們落地的一瞬間,幻想立即被無情打破。憧憬了半生的巴黎,原來就這破樣?這種反差太大,甚至讓一些人罹患上精神疾病,陷入一種崩潰紊亂的狀態。

這就是著名的「巴黎症候群」(パリ症候群),1991 年由日本精神科醫師太田博昭提出:日本人因為對巴黎存有過高的期望,誤認為法國人肯定比日本人好,但在實際接觸過巴黎這個城市後發現完全相反,不僅巴黎人也有粗魯的一面,而且那些高職位的法國白人的素質也很低下,他們的談吐、著裝、禮儀、收入、品位均達不到日本人幻想中的要求,甚至還不如普通的日本人,患者在此現實之下倍感無助[1]。

此症狀在 2004 年後正式被歐美承認,由 Viala 等人於法國精神病學雜誌《Nervure》中提及 [2],在醫學上分類為司湯達症候群的一種。

如此看來,我的症狀也愈發明顯,活生生熬成了一位罹患者。

甚至我是在壓根沒什麽高期望的情況下,仍然染病。

我一直奉行著那句話,移民不是去一個天堂,而是離開一個地獄。打從一開始,我就沒多大期望。況且這又不是我第一次出門,我旅居過的地方的數量遠超同齡人平均水平。於是在對比之下,都沒能怎樣挖掘出本地的更多亮點,尤其是和加拿大地位特別相似的澳洲,也許是那時候太年輕拿著家裡錢什麽都不用顧慮吧,在墨爾本的時候過得真是愜意太多。

無論如何,我無法排解愈待愈難熬的心情,惟有屢屢出現的窪地新聞,會短暫治療一下愛支病,回去,必然也不可能。

多麽滑稽,一問說不好,一勸就不回,我自己也變成了這種人。

我就是難民,流浪著,更宏觀概念下的 homeless。

張國榮曾旅居過溫哥華數年,後來又返回香港,留下這樣一句評價:「原來這邊的生活是這樣哦,又覺得好像少了什麼,像是在這裡等死似的。我以為加拿大是天堂啊,我去了才發覺不是啊,原來真正天堂是香港嘛。」

看到類似的言論時,我都會不由自主地瘋狂點頭。「等死」,尤爲精確的形容。他説這句話時,香港還是 British HK,那確是天堂吧。香港已死,悲觀地宣告,世間再沒有任何一處是天堂。

還有非常幽默的一個論調,叫有錢了就好。再有錢能有錢過誠哥?問題是誠哥也拿著本加拿大護照住在香港。香港有三十萬加籍人口,位居亞洲之冠。可見拿身份,和挑自己要居住的地方,完全是兩碼事。如果說誠哥幾十年基業都在香港,自然住那,不就恰巧證明過往社會關係的紐帶很重要?那麽,我在《流浪母語》就提過,我太熱愛我過去的種種紐帶了。

MLA 的歌曲中,我最有共鳴的一首,是《你叫我譯一首德國歌詞》:

你叫我幫你譯一首德國歌詞
並沒有說是為什麼事
那首歌說向外面世界奔馳
渴望那一天將至
祈求風和雨
吹我到理想的遠處
故土沒法跟隨我意願
但為什麼終於
穿過海灣來到老遠
卻很想返回我的屋邨
你叫我幫你譯一首德國歌詞
像在訴說著你心願
拍拖 出國 交友 工作 生兒
難道不是為逃避寂寞不斷?
祈求風和雨吹我返故鄉的某處
異國沒法消除我睏倦
但為什麼終於
返到故鄉鞋也未轉
卻很想離去我的屋邨
但為什麼終於
穿過海灣來到老遠
卻很想返回我的屋邨

My Little Airport 《你叫我譯一首德國歌詞》

初次聼到這首歌時,我甚至還沒出國,也像是靈魂瞬間被擊中。當然那時在澳門,仍是有一些相仿的心境,只是小日子過得美好,來不及胡思亂想。

現在「等死」中,時間太多太無聊,哪能不整天亂想?

歌詞甚至完全闡釋了我的困境,一問說不好,的確不好,異國沒法消除我睏倦;一勸就不回,當然不回,故土沒法跟隨我意願。

若是讓各種瑣碎之事堆滿時間再次麻痹自己,也只是逃避寂寞不斷,那些都不是内心真正想要的事情。

問題是,你想找事情做也找不到,無聊就是根本的問題。我本即是徹頭徹尾的城市人,亞洲大城市,很難去適應四大鄉村國家的生活。香港人的不適應感,大概也一樣。我有拿著 BNO 去英國 5+1 的朋友,也痛斥著英國的種種不便,那可還是倫敦啊,讓我這種真正的村裡情何以堪。

也許也只有其他潤友會有一點北美夢了吧,這話聽起來有些 racist。但就事實而言,不可否認,發展程度確有差距。像是印度今年才開了全國第一家 Apple 直營店,Tim Cook 親臨,一時還是一個大新聞。Apple 直營店,於國人而言再普通不過的東西,光重慶都有三家,Tim Cook 好多年前就來過重慶。再看看重慶最新的招商信息,就今天,引入了 Jil Sander,加拿大人估計都不知道這啥品牌。我試著在地圖上搜了一下,最近的一家在紐約……難怪 Square One 我逛著跟像在縣城萬達一樣,哪怕它是本地人口口聲聲的大商場。

上述都只是對比重慶而言,内陸二線小城,一個加拿大人和其他潤友從來沒聽過的地方。在他們眼中,中國是很落後的地方,這種隔閡真的一言難盡,我更難解釋。老實説,中國作為世界 GDP 第二的國家,甭管其中有多少水分,19,373,586 USD million 這個數字比第三日本第四德國第五印度第六英國第七法國加起來還高。甭管現在政治環境多糟糕,前幾年的經濟活力是有目共睹的,誕生出創意的、新奇的事物,數不勝數。樂樂法利有一期回憶他才去上海的時候,各種新奇事物玩了一個月,也不由得感嘆 China is future——他可是德州紅脖子。

看看把孩子逼成什麽樣了,都快化身越出國越愛國的小粉紅。

前幾天更出現了讓我哭笑不得的新聞:印友也開始不滿意加拿大了。有印友發推文稱他們在印度過得好得多,Canada sells fake dream。印友來了發現加拿大並沒有中介口中那麼美好,便成了真正的巴黎症候群。加拿大哪有過夢想,苟活罷了。

城市嘛,好的公共空間、品牌招商、公共交通、獨立製作、夜間經濟……上述元素,加拿大統統沒有,這就是我定義下的無聊。別人只管給你説,好山好水,你該周末去 hiking。Hiking 偶爾一去我樂意,但那些元素是我的日常,作爲城市人,真的不適應鄉村國家的節奏。

品牌招商、公共交通、夜間經濟這幾點我都快說爛了。好的公共空間,就像是銀座索尼公園一樣的設計,我暫且沒在加拿大聽説過。這幾天瘋狂聼這一檔東京日常的播客,無比懷念日本。沒有夜生活,於是要在 3 am 的現在繼續發牢騷,我本可以穿上人字拖就出門喝酒。

真要讓我降低欲望,那恐怕是得去修佛悟道,六根清净了。總之,躁動的心靈在此處無法得到安寧。大概還是要多進行一些人間觀察,去理解每一個個體之後的動機吧。當我得知我老闆竟然是德國出生,十歲才過來,口口聲聲説著德國很差時,也倍感意外。歐洲人又是緣何要移居這塊土地呢?

我不是來說加拿大壞話的,客觀原因有很多,疫情之後的大蕭條,很多的地方今不如昔,也許是我來的時機不對。就像舊金山,情況惡化非常嚴重,整個環境比三五年前差遠了。我聼日本友人説,東京也比以前差了很多,一聲嘆息落下。年初的時候,我提到,瘟疫雖然過去,一些不可逆轉的創傷早已根植下了,永久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看吧,端倪已然顯現。

星球上沒有任何一處天堂了,我們還有能力再造一個嗎?或許摒棄一切,隨著馬老闆上火星吧。

References:

[1] Caroline Wyatt. ‘Paris Syndrome’ strikes Japanese. BBC News, Paris. [2007-04-23].

[2] Viala, A., Ota, H., Vacheron, M. N., Martin, P., & Caroli, F. (2004). Les Japonais en voyage pathologique à Paris: un modèle original de prise en charge transculturelle. Nervure5, 31-34.

Categories
All 杂文

流浪母語

在恆久的掙扎中,我終究意識到,自己是流浪在母語裡的。

端去年有一篇文章,題為《異鄉人:在自己的母語裏流浪,我在加拿大學編劇》,些許讀後的感觸,讓我想化用一下這個標題。更巧合的是,我們甚至連流浪的地點都一致,不無感慨。

前幾日一場面試,磕磕巴巴把英語講完,總感覺沉浸在所謂英語環境中,英語能力不增反降。對於這門外語,尤為緊要的外語,焦慮愈演愈烈。

小紅書上,刷到有妹子號稱是傳遞真相,即交了一個外國男朋友之後,英語也沒提升。她大概提了幾點,比如男朋友會迎合她的各種錯誤,Chinglish,講多了男朋友也就能聼懂了,甚至會主動對她這麽説,錯誤無法得到糾正。這一點我真是深有體會,我跟我同事處於完全一樣的模式中。我那磕磕巴巴,毫無邏輯,語法混亂的英語講完之後,他們真的 get 到了,然後就算交流完成……是,交流確實完成了,有人説,能交流就好,但是這完全不足以去體現自己掌握了一項專業的能力。有人能寬容,勢必也有人不能容忍。面試場合講成那樣,真的只會讓我心拔涼拔涼,毋庸置疑的扣分項。

還有一點,就是日常對話過於簡單了,我基本只會幾個詞幾個詞往外蹦。記憶中除了上學期期末的 presentation,真的很久沒有説完一個很長的完整的富有邏輯的句子了。只是和人尬聊的場合,我一般是回答問題的那一方,每次幾個簡單詞彙就能應付。我幾乎不會主動去說一大串東西,講一個故事,這是性格使然,講中文我也不太可能如此健談。區別在於,讓我硬要用母語撐一撐場子,是可行的,但是英語就是能力不足了。

印度同事:「多看點英文電影英文劇吧」。

很老套的説法,我尬笑一下點點頭,但是關鍵在於,我對英語文化的作品興趣並不大。不管什麽哈利波特還是超級英雄,我都沒看過,想想可能真沒法和這些本地人聊開,完全不會在一個頻道上。

還是印度同事:「你不看漫威DC?你平常不看電影是吧。」

等等,這個文化圈也滿奇怪的,電影直接和漫威DC劃等號了嗎?小衆愛好無論在哪都沒生存空間呀。

我:「呃呃,看呀,日本電影比較多吧,比如去年花束,等等這部片英文名是啥啊……」(We Made a Beautiful Bouquet,我去查了!鬼才知道!)

「Sorry, I don’t know its English name.」大概是我最常説的一句話,無論在電影音樂遊戲書籍任何常見的閒聊話題下,我必然會走到要抛出這句話的一步,絕無例外。

要知道,我從小接受的所有文化載體,幾乎都是日本的,我可能是真正的精神日本人。加拉巴哥化,是我提過數次的概念,如果你真的了解,加拉巴哥化下的日本,審美在這顆星球上是獨樹一幟的。而我也澈底與之同化。

好在日本文化輸出的確是亞洲天花板,跟各種族群聊天,很少有沒看過 Anime 的,日本遊戲也基本能聊一聊。RPG 是已經衰落了,雖然他們不玩,但至少還是知道 Final Fanstasy XIV 是哪部作品,甚至都補充了一句有朋友在玩,不知真假。

國内朋友知道我連哈利波特都沒看過後也大驚,你潤日本好了啊,怎麽會挑中加拿大這個地方。老實說,正是因爲深知日本的社會情況,所以勸退了要去日本長期生活的念頭,吃喝玩樂自不必説,但總有人會告訴你,日本只適合去旅遊,日本社會若要概括只有「壓抑」二字。其實,移民一事就是圍城,我既看見有人想從日本去加拿大的,也看見有人想從加拿大去日本的,各執一詞。只是我很清楚,離開鹽鹼地就好了,要放低期望,才不會失望。

而我昨晚頓悟,東亞的壓抑,才誕生了各種怪誕的新潮玩意。上個月看見代官山的蔦屋書店和伊藤潤二的聯名產品,只覺有趣和羡慕,重慶都有蔦屋,你土倫土有個啥?啥都沒。細細一想,這種現象,是否正是因爲長期的壓抑,需要釋放?以至於無止境地獵奇,閾值也隨之攀升。東亞發明新菜式太普遍了,餐廳和飲品店天天都在推新品,哪怕 KFC 到了中國,也要造出離譜的毛血旺嫩牛五方,在 KFC 老家的肯塔基州,我們只有最基本的菜式。

東亞人,有長期的、潛意識的精神空虛,以至於要幾近刻意地去用新事物填補空隙,有些東西,已經不能形容成新穎了,就是怪誕的,獵奇的。精神空虛,繼續侵蝕著我,在我無法排解空虛的異鄉,承受作為第一代注定的痛楚。

抑或,它只是市場經濟的瘋狂試錯。加拿大人也經歷過大造黑暗料理的時代,夏威夷披薩、加州卷,實際上全是出自加拿大人之手。這類東西,只要有市場,就能推廣開,至於時代的淘汰品,早已不為人知。

我對愛情的幻想,又破滅了一層。和其他族裔談戀愛是怎麽一種體驗呢?我原本以為應該很美好,不再有小織女張口閉口的彩禮,不再頂著遇見小粉紅的風險,大家都會是正常人。她們確實不要彩禮,還主動説自己不是商品,我聽到當下就激動地點了點頭,自由世界長大的人就是正常。但聊得越多,越覺得文化差異巨大,讓我手足無措。

無產階級教育也許太成功了,我一個老中人,是真的信不了神,刻在骨子中的,打心底的不信。但他們幾乎人人都信神,不一定有特定宗教,但會信神,兩個概念區分得很開,但我誰都不信。而我面對的一般反應是,不信宗教,很能理解,diversity 的國家,宗教自由;不信神,他們就開始奇怪了。而他們得知我父母也不信時,幾乎是震驚的,彷佛擊碎了他們的文化觀念。「那你信什麽?共產主義嗎?共產中國。」此話一出,我更無語了,我大概信反共產主義吧……而我真不敢就宗教話題展開多説任何東西,一不小心褻瀆了,可是大問題,説完自己是無神論者,迅速結束話題。

某時某景,很適合吟詩一句,完全貼合當下現狀,但我發現翻譯不了,又吞回了肚子裡。有時,只是引用了一句我喜歡的中文歌詞,MLA 的經典歌詞,她會問什麽意思。字面意思,怎樣怎樣,嗯,that’s all,就這麽無聊。我的新 TG 名,就一句「到太子午夜時候」,引自 MLA 的《K同學》,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 By midnight in Prince Edward 而已,前不着村後不着店。但,我深知實際意思遠比字面意思深厚,除此之外還需要對背景社會事件有足夠了解,這是描寫反送中的歌曲。她其實非常耐心,讓我不要着急,慢慢解釋,可惜實在有心無力,整個原文渲染的意境也將盡數丟失。我若一人能搞定如此龐大的難題,豈不讓冠以翻譯家頭銜的名師大家們蒙羞,人家幾十年鑽研出的成果,自是不同。

於是,我有些抗拒跨文化的關係了,我還是希望我念一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時,她能瞬間理解我的意思。不過好在,我對找對象一事也期望極低了,不覺難過,又豐富了一點閲歷吧。

最要命的是,我也沒法融入中國人圈子去抱團取暖。我堅持自己的文化觀念,堅持使用傳統中文,在微信那個我深惡痛絕的 app 上,每次都會引來疑問,於是只好搪塞兩句,「啊我以前混澳門的,習慣了」。香港人,台灣人?也許會不錯,但我如今社交圈子這麽封閉,沒什麽機會去認識,又為一大憾事。

我總算找好了自己在這兒的定位,Refugee 罷了,一個政治難民。我一直自嘲,王師北定中原日,我是會回國的,回到重慶,最好還參選一個議員。我太愛自己的家鄉了,在霧中漫步,吃上能把加拿大人送進醫院的辛辣食物,市中心的精神堡壘,是中華民國二戰勝利的紀念碑,怎能遭人篡改了名字。我不喜歡英語,更討厭普通話,只想多講兩句重慶話,那才是我真正的語言。借用端那篇文章的結尾,「地理位置的變化不會讓我脫離那熟悉的衰世感;這裏有我的文化,我的語言,我藉以認知的一切,連起來就是我的命運」,如果到死都沒有那一天,家祭勿忘告乃翁。